![]() |
|
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
当前位置:首页>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景区要闻 |
三清山立“标杆” 推进智慧旅游建设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5-11-24 15:36 来源:本站 作者:俞辉 点击量:147次
2013年10月,江西省吹响“推进旅游强省建设”的号角,提出“像抓工业化城镇化那样抓旅游”。正是在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间节点,三清山被确定为全省旅游业发展的“示范区”,担当起为江西旅游业树立“标杆”的重任。
就三清山而言,虽然有优异的自然禀赋,但要撑起“标杆”之誉,仍需努力实践,还要在旅游管理升级、旅游业态延伸、旅游扶贫创新上下大力气。其攀登“标杆”之路,由此开启。
解决“票出多头”难题,推进智慧旅游建设,使“标杆”扎根
今年2月6日,三清山开始实行门票、索道票一体化销售。游客只需在窗口购买一张联票,就能随意选择东部或南部门禁进入景区游览。
这个变化,对三清山旅游意义重大。
因为东部、南部两条索道分属股份制和私人所有制企业,而三清山景区本身是国有企业,多年以来,游客上三清山景区游玩,需要购买两张票(一张景区门票、一张索道票),过两道匣机(进山匣机归属国有、索道匣机归属民营企业),且东部、南部两条索道存在竞争行为,互不买账,游客只能从同一索道上下山,给旅游带来诸多不便。
去年下半年,三清山风景名胜区新的领导班子到任后,敏锐地意识到,这个问题不解决,三清山的长远发展将受到掣肘。经过多方做工作,与两家民营企业谈合作,“一票制”方案得以出台。半年多的运营证明,“一票制”是一个让三方和游客都受益的结果:两家索道公司结束了多年的恶性竞争,避免了重复设置工作岗位和基础设施投入,景区在统一管理的基础上也能够实施高峰管控,游客在网络订票时就知道乘坐索道时间,可以更合理安排游览行程。
围绕提升游客满意度这个目标,三清山风景名胜区注重整合资源,实施了片区网格化、管理智慧化等新机制。根据景区地理环境及人员实际,将景区划分为6个片区15个管理服务点,每个片区实行综合管理大包干,确保网点有人督、事出有人管。
除了山上好看,还要山下热闹,不断丰富旅游业态,让“标杆”挺立
“三清山上风景秀丽,这一点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但如何破解‘一日游’的尴尬,这个是摆在三清山和大多数景区面前的共同难题。”上饶市委常委、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党委书记陈晓平认为,丰富旅游业态,开发新型项目,实现从观光游到休闲度假游,全面激活游客潜在的消费需求,是三清山景区的转型必经之路。
借助外脑,提升自我。去年10月,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对外发布消息:出资360万元,面向全球招募三清山旅游目的地规划团队,以期从规划上解决旅游业态的布局问题,并确立了“山上做减法、山下做加法”的方向。
规划渐次成形,棋局渐入佳境,落子更须招招抢先。三清山在建设新景区、挖掘新项目上妙招频出:打造玉帘瀑布景区,开发以亲水、观瀑、夜游、健身等参与性项目为卖点的精品景区;开发神仙谷景区,打造全国第一生态养生谷;建设房车、木屋、婚纱影楼等项目,打造集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为一体的旅游综合项目……
这些项目的责任人、工期推进表,就公布在管委会一楼大厅。“这是在提醒我们的干部,早日让项目落地,尽快把看完山上景点的游客吸引到山下休闲娱乐。等到游客晚上在山下的消费额超过白天,我们的转型在一定意义上就成功了。”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诸立说。
为了把人文历史融入自然美景,三清山还注重文旅融合:深挖道教元素与养生文化,开发出道教文化园、道家养生酒等系列建筑和产品;开发3D技术打印旅游纪念品,游客可以买到“东方女神”系列打印旅游纪念品回家留念;融合当地传统艺术,开发三清山多层剪纸艺术品。在前不久召开的2015年江西旅游商品博览会中,三清山的多层剪纸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
党建支撑更强,全民参与旅游,旅游扶贫更加精准,给“标杆”塑魂
到三清山采访,记者强烈感觉到当地干部的“东道主”意识。去年,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从上饶市城区搬到了三清山脚下,解决了一些干部之前不能“以山为家”的问题。
搬到山上办公以后,风景区在党员领导干部中推行“1+7”结对帮扶活动,由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带头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每周巡山一次,并要求每一名党员亮出身份,热情为游客提供周到服务。大家都说,实施党建带头、示范先行工作以来,干部的凝聚力强了,干事创业的氛围浓了。
在全体干部的齐心努力下,三清山景区的各项旅游数据都实现了跳跃式增长:2012年,三清山全年接待游客611.3万人次;今年前10个月,累计接待游客已突破1162万人次,是创建示范景区前全年游客人次的近两倍。2012年,三清山旅游综合收入为45.89亿元;今年前10个月,旅游综合收入累计达103.34亿元,比2014年同期增长37.66%。
“三清山的发展,不仅要体现在旅游收入的增长上,更应该让百姓在旅游业发展中找准位置分得一杯羹,实现旅游扶贫的精准化,使全体居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陈晓平介绍说,风景区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公共设施改造之外,还教育引导鼓励当地农民创办和发展农家乐,融进三清山旅游大格局。
三清山风景名胜区辖区内共有15个行政村。管委会做到因地制宜、规划先行,深度挖掘提炼三清山村落乡镇的旅游元素和文化品位,编制了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形成了15个行政村“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如今,当地村民人均年收入由以往的不足5000元,发展到如今的2万余元。
|
![]() |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