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
当前位置:首页>中国工业大奖、中国专利奖要闻 |
如何破解“专利人才”培养难题?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5-10-19 08:35 来源:本站 作者:姚越 点击量:214次
中国品牌网讯:日前,来自国内近50家知识产权学院、司法实务部门以及华为和三一的学界业界大佬精英齐聚湘大,一场知识产权界的盛会在湘潭大学举行。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此召开“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与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研讨会,总结、推广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湘大模式”。专家学者“把脉”问诊当下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献计献策。 作为湖南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知识产权学院,湘潭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成立已达8个年头。这个年轻而又充满朝气的学院,为湖南乃至全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提供着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学院致力于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型知识产权实务人才。今年5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专程到湘大调研,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知识产权人才该如何培养 时间倒回至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颁布实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使得知识产权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企业对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如饥似渴。湘潭大学审时度势,于当年11月率先在湖南成立首家知识产权学院。 为了培养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该院通过引进、挖潜与整合,凝聚了一支跨学科的师资团队,同时聘请国家知识产权局、省高院等部门的30名实务精英担任导师,成为培养学生实务能力的“智囊团”。 湘潭大学副校长、学院院长廖永安教授表示,“学院创新课程设计,强调学科交叉融合,实施模块化培养人才。” 即打破传统的纯知识产权法学培养模式,根据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结合理工第二学位的要求设计 “五模块”课程体系,即公共课程模块、法学基础课模块、知识产权专门课程模块、理工科专业课程模块与知识产权实务课程模块。依产业发展及企业的需要,按订单式培养的要求,将理工科专业课程设为机械模块、化工模块、信息工程模块等,实行模块化教学。 为进一步凝炼特色,学院在全国率先实施“理工科本科生免试推荐攻读法律硕士(知识产权方向)”的模式,这些学生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为其获得“双证”(即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和司法考试资格证书)奠定基础,这类复合型人才因良好的实务能力深受欢迎。 如何构建企校无缝对接 学院2009级学生宋伟文大学期间在中联重科[0.93% 资金 研报]实习,后来留在了那里,成为一名知识产权专员。 这得益于湘潭大学高校、政府、企业多方主体协同培养知识产权人才的新模式。 “无论经费投入、平台搭建,还是课程设计与讲授,这些环节均有政府、企业的全程参与,使得高校更好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及时调整培养方向与课程体系,强化人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学院副院长肖冬梅形象地称,他们是开门办学,合力育才。 在探索开门办学过程中,湘潭大学与省知识产权局2010年签署共同重点建设知识产权学院协议,2011年共建湖南省专利分析与评估中心;与省高院2012年共建湖南省知识产权司法理论研究基地。同时,学院与企业、中介机构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实行“订单式培养机制”;与三一重工[1.88% 资金研报]、中联重科等共建实习基地,构建起“实习—就业”、“高校—社会”的无缝对接。 2015年4月,提议并促成湖南省知识产权局实施“专利特派员制度”,即省知识产权局通过专项经费支持5万元/人,选派具有专利代理人资格的人员赴企业实习1年,既破解省内企业对专利人才“需求大、留人难”的困境,也为“政府—高校—企业”协同培养人才提供了平台与载体。 研讨会为何放在湘大开 学院人才培养的改革成效显著,引起了兄弟院校的关注,先后有同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相关学院前来调研人才培养经验。学院教师也先后多次在全国性人才培养研讨会上作典型发言,介绍经验。 2015年5月1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专程来湘潭大学调研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时表示:“湘潭大学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有许多新的突破和新的特色,不仅质量高、层次高,而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要积极研究和探索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新模式,不仅要适应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需要,更要适应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需要。国家知识产权局一定从各方面全力支持湘潭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建设和发展。” 学院的办学理念、模式和取得的成果,使学院在2012年荣膺“全国知识产权人才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为总结推广学院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经验,全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研讨会定在湘潭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召开。 培养特色 学生“真刀实枪”帮企业打官司 怀疑别人使用了自己的专利产品,该怎么办?湘潭管某曾在某粮机厂看到有两台机器和自己已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一致,认为对方侵权,一纸诉状将其告上法庭。 此为“湘潭专利权纠纷第一案”,2013年在湘潭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模拟法庭开庭,而帮助管某打这场官司的正是该校2012级博士生吴秀文。 学院刘友华副教授表示,这也正是湘潭大学知识产权实务型人才培养的最大特色。既有利于维护企业权益,也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供了机会。 据悉,通过“湘潭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和“湘潭大学法律诊所”的平台,该院师生已为企业展开维权援助200余次。而刘友华副教授曾带着学生代理“本田技研诉力帆摩托集团外观设计专利纠纷案”,该案入选2013年全国十大典型专利案例。 该案在外观设计专利技术特征比对、保全证据的采集、法定赔偿的确定及经销商善意侵权认定与赔偿责任承担等方面的争议与阐释,为我国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特别是摩托车领域专利侵权法律适用提供了典型与示范。 在该案维权代理中,刘友华副教授全面、细致的证据收集,合理确定了维权和起诉方案,经过长达10小时庭审唇枪舌战,终获胜诉判决,得到了当事人的赞誉,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该案是刘友华副教授成功参与“荣华月饼商标纠纷申诉案”、“湖南崇德集团专利合同纠纷上诉案”等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案件后,注重将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结合的又一成果。 观点摘录(部分) 中小微企业急需 实务型知识产权人才 “国内高校培养知识产权人才大多依附于法学院,毕业后大多去了律师事务所、外企或政府部门,到中小微企业去的知识产权人才很少,而专门为中小微企业培养适用的知识产权经营管理人才是一大空白,但中小微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知识产权已成为他们发展进程中的生命线,迫切需要大量实务型知识产权人才。” ——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 陶鑫良 科技、法律、管理、市场 至少要两样精通两样粗通 “美国经济最主要的驱动力就是知识产权,根据白宫报告,知识产权密集的社会创造了数千万高薪的就业机会。从美国的实践做法来看,中小微高新企业需要的是复合型的知识产权人才,要了解科技、法律、管理、市场等四个方面的知识,要胜任知识产权高薪工作至少这四个方面要两样‘精通’两样‘粗通’。在处理知识产权问题的时候,也要分别从这四个方面思考,然后找出可能解决的方案。” ——北京大学法学院访问教授、美国亚太法律研究院执行长 孙远钊 协同是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 “协同”是现代教育理念,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协同”培养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无疑将得到更好的实现,满足“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对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培养为社会所接纳的知识产权人才,夯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人力基础,实现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初衷。 ——湘潭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助理 刘友华 数说湖南 去年我省培养专利工程师200余人 近年来,长沙、湘潭等已先后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在长沙,开展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以来,不仅在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上持续刷新纪录,而且在知识产权体制机制探索上也不断迈出新的步伐。湘潭市则在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上一枝独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取得新突破,至今已累计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1.45亿元。 知识产权人才匮乏是当前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据悉,2014年,我省共计培养专利工程师200余人,144人通过全国专利代理人考试。6人分别入选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和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 |
![]() |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