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当前位置:首页>政策法规

· 就业形式提前“冲线”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5-10-20 08:01 来源:本站  作者:杨骏    点击量:117次

  中国品牌网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前9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继续回落,土地购置面积降幅继续扩大,但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7.5%,增速比1—8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信贷政策的持续利好改善了购房者对未来楼市预期,提升了楼市成交量,刺激楼市持续回暖。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前三季度经济社会数据。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前三季度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已超额完成全年计划目标。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城乡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前三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7.5%和15.3%,房地产市场回暖势头明显。前三季度宏观经济保持稳中向好,民生持续改善。

  这些成绩是如何取得的?我们邀请专家,剖析原因,以飨读者。

  【收入】

  增速持续跑赢GDP

  打工月均挣3000元

  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7元,同比名义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7%,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12元,同比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97元,同比名义增长9.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

  “今年经济运行中的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收入总体增速是超过GDP的,去年以来这个趋势一直在保持。”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说,之所以经济增速有所放缓,而居民收入还能保持较快的增长,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深层次的结构原因,也有一些具体的原因,特别是政府加大了惠民生的力度。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认为,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市场方面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我国15—59岁劳动力人口的绝对数量持续下降,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的阶段已经过去,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变化导致居民工资性收入刚性增长。

  统计显示,三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17554万人,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三季度,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3052元,同比增长9.1%。“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使我国外出劳动力月均收入首次突破了3000元。”刘元春说。

  政策性因素方面,“从工资性收入角度看,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增长9.1%,其中有一块收入跟政策的推动有很大关系,就是从去年以来,城乡公职人员工资标准有所提高,今年很多地方补发了去年10月以来的加薪工资。”盛来运说,从转移性收入来看,这两年政府转移支付力度比较大,不断提高离退休人员工资标准,增加养老保险的补助,比如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从人均每月55元提高到70元,这些因素带动了转移性收入的增长。

  “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可能带来工资性收入增速的下降。部分行业和企业经营业绩下滑,可能改变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居民工资性收入难以持续快速增长。所以,当前我国要防止经济增速的过分下调;同时,民生投入和收入分配改革仍需加力。”刘元春说。(记者 齐志明)

  【就业】

  超额完成全年计划

  简政焕发市场活力

  据人社部部长尹蔚民透露,前三季度我国新增就业1066万人。“就业指标总体表现还是不错的,前三季度新增就业超额完成全年的计划目标。”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说,9月份我们调查失业率数据是在5.2%左右,比前两个月稍微有一点点上升,主要原因是8、9月份正是大学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旺季,但25—60岁的就业人员调查失业率是稳定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义平认为,虽然经济增长呈回落态势,但就业形势依然平稳,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我国GDP的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快速提升到51.4%,占据国民经济半壁江山,而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比制造业要强很多。而且,当前我国现代服务业和一般生活性服务业的增长空间都还很大,这对我国就业形成了很好的支撑。二是,GDP的基数在快速扩大,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对应的增长的绝对量比过去要大得多。统计显示,现在我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可以拉动就业约170万人,是10年前的两倍多。三是,2012年以来,我国15—59岁的劳动力人口的绝对数量在持续减少,劳动力供给的下降也有助于缓解就业矛盾。

  此外,在我国一系列政策引导下,特别是工商登记改革等举措推动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的高涨,简政放权的“减法”激发了市场活力的“乘法”。1—9月,全国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16万户,特别是4月以来新登记企业数量连续6个月保持高位。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1065.5万户,注册资本(金)20.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5.8%和40.9%。“双创”为完成我国就业发展目标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李义平说:“就业是宏观经济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就业形势总体良好意味着我们中国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没有改变,略低于7%的增速仍处于平稳和可接受的区间之内。”同时,他也提醒,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可能逐步向就业传导,部分隐性失业可能会显性化,这一点值得警惕。要保证充分的就业,我国经济增长仍需保持在一个合理区间。(记者 刘先云)

  【楼市】

  房屋销售继续增长

  投资增速还在回落

  从开发看,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053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2%),增速比1—8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自去年1月份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已经连续20个月下滑,目前已创下新世纪以来的最低增速。

  前9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9365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增速比1—8月份提高0.5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114814万平方米,下降12.6%,降幅收窄4.2个百分点。房屋竣工面积50967万平方米,下降9.8%,降幅收窄4.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7792万平方米,下降12.7%。

  从销售看,1—9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8290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5%,增速比1—8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8.2%,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11.4%,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1.8%。商品房销售额56745亿元,增长15.3%,增速与1—8月份持平。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8.2%,办公楼销售额增长18.7%,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下降1.7%。

  截至9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6510万平方米,比8月末增加18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减少387万平方米,办公楼待售面积减少71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增加483万平方米。

  “整体看,信贷层面的整体放松,加上公积金、营业税等实质利好政策出台,有利于减轻购房者负担,释放潜在购买力。而一、二线城市销售占比提高,及改善型需求占比提高,又导致了销售额涨幅远远超过销售面积。”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说。

  不过从数据看,土地市场依然冷清。1—9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589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8%,降幅比1—8月份扩大1.7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4916亿元,下降27.5%,降幅扩大2.9个百分点。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