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
“抗日”再次拉开序幕,中国的稀土权益不容轻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23-02-21 03:11:37 来源:本站 作者:中国品牌新闻社 点击量:94次
中国与日本的稀土产业几乎同时起步,但由于专利壁垒,钕铁硼等一些高端应用制造产品一直无法正常出口。对于很多中国稀土企业而言,其海外成长史往往就是一部专利许可“缴费”史,或是一部争取“缴费”机会的奋斗史。
![]()
中国稀土出口现状 当中国制造在改革开放不久刚开始拓展出口市场时,跨国公司已经在布局专利封锁。当中国成为全球世界工厂、中国制造布满世界各地时,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已经在全球主要市场完成了专利交叉封锁。 中国等第二、第三梯度的制造业国家如果想要出口,必须向跨国公司申请专利资格,交纳专利费。如果不幸没有获得专利许可资格,那么企业生产的产品则无法出口。 据日立金属官网公布,其在全球共有申请了600多项钕铁硼专利,其中在美国申请了100多项,在中国于2000年前后开始申请的并未予以公布,但业内人士均称达320多项。 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钕铁硼产量大概8万吨,其中有专利许可的产量为2万吨左右,剩下的6万吨中,有3万~4万吨在国内市场消化,还有2万~3万吨出口需要专利的许可。磁性材料是稀土下游应用相对繁荣的领域,钕铁硼材料更是广泛应用于电机、风电、汽车及电声等领域。但这个相对繁荣的领域,一直被日本日立金属以专利技术为手段牢牢把控。
![]()
![]()
337事件--“普遍排除令” 日本住友公司曾在1998年联合美国Magnequench(麦格昆磁)公司启动美国337调查(案件号:337-TA-413),由于涉案的两家中国企业并未应诉,最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给出“普遍排除令”(generalexclusionorder),即除非取得住友(2003年后成为日立金属)或麦格昆磁的许可,否则任何违反以下美国专利号的钕铁硼产品均不可销售到美国,包括:专利号4851058(麦格昆磁的专利)、4802931(麦格昆磁的专利)、4496395(麦格昆磁的专利)、4770723(住友的专利)、4792368(住友的专利)和5645651(住友的专利)。 日立金属在2003年收购了日本住友公司,也同时取得住友在钕铁硼烧结方面的专利技术。 在日立金属的核心专利到期(2014年7月)的前两年,日立金属公司于2012年8月17日向美国ITC(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就四项烧结钕铁硼的工艺专利提起“337调查”申请(案件号:337-TA-855),被告包括中国企业在内有29家公司。 “此次调查涉及4件美国专利US6527874、US6491765、US6537385(与765同族)、US6461565,这些专利均在中国有同族申请,均涉及制造工艺的改进。”一位知识产权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
联合“抗日”,有望突破 近期,日立金属一重要专利即将到期中国几家稀土磁性材料生产商试图借机扩大微型磁铁产品的出口。这种产品在汽车和智能手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沈阳中北通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宝玉表示,日立金属此项专利定义了磁铁的结构,其长达17年专利有效期的结束为此前受阻的中国厂商向美国出口其产品铺平了道路。 “日立金属一定在起诉之前做好最充足的准备,挑出最核心的专利。如果日立金属有把握能赢的话,它是不会和这3家中国企业和解的。”孙宝玉认为,日立金属因此才会选择在开庭之前达成和解。 宁波同创强磁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红良介绍,过去,日本在钕铁硼工艺方面走在前面,并用先进的仪器把成分分析出来,申请了专利,而中国企业更多还是埋头苦干,对国际贸易中的游戏规则缺乏了解,也没有积极应对的意识。“打破专利壁垒后,我们将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与他们公平竞争的地位”。 7家企业除了要联合对抗日本企业的专利贸易壁垒,目前已经成立了研发团队,对工艺和设备进行改进改造,并在中国及美国申请了几百个专利,这些专利均是对日立金属的多项专利权所未能覆盖的方面进行补充。 |
![]() |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 |